擔心得罪年輕選民,又承受不住美施壓,臺當局在兵役問題上躲躲閃閃******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陳立非】民進黨“九合一”慘敗后,兵役延長問題成了燙手山芋。一方面蔡英文當局為了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不敢得罪年輕人;與此同時,美國施壓又使兵役延長問題箭在弦上。臺媒為此質問道,若兵役延長與軍購都因美國的壓力,這樣的當局還能讓民眾相信嗎?
“當然是政治算計”
臺灣《中國時報》19日稱,臺“國防部長”邱國正多次表示希望兵役延長案能在12月底前公告,如今距離攤牌時刻只剩下不到兩周,但政策仍未宣布。原因就在于蔡英文辦公室為選舉考慮,企圖以拖待變。根據臺“兵役法”規定,如果義務役期延長一年以內,經“行政院”公告后一年即可實施。也就是說,如果今年12月底前公告,可在2024年實施,如果今年底前未公告,明年才公告,就得等到2025年才能實施。
一名軍方官員稱,如果是擔心對2024年選舉造成沖擊,“現在不宣布,明年豈不是影響更大?”而如果能趕在今年底前公布,2024年正式恢復一年兵役期,經過精算,2024年滿18歲的男子多數都在念大學,第一年征到的役男僅數千人,“連1萬人都不到”。報道稱,臺陸軍規劃編5個后備新訓旅,現已編成步兵117、109、101這3個新訓旅,會在明年做好準備。前臺南縣長蘇煥智18日透露,他一個朋友告訴他,民進黨選舉大敗檢討,將延長兵役議題導致年輕人不投票列為敗選原因,所以現在不敢再討論延長兵役問題,怕影響2024年選舉。他痛批,如果這個消息屬實,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民進黨整個黨恐怕會被臺灣人看破手腳,蔡英文和賴清德應該出來講清楚。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痛批,民進黨凡事都是政治算計,“兵役延長案會不會有政治算計呢?當然是政治算計”。
處理好兩岸關系是根本
臺“行政院長”蘇貞昌18日針對兵役問題稱,兵役延長案已在做最后整理,但關于防務、“外交”、兩岸,這是蔡英文的職權,“行政院”會全力配合,有新做法會向民眾報告。臺“國防部”發言人18日稱,役期調整議題所涉范圍廣泛,必須考慮國際及區域情勢、防衛作戰需求、提升臺軍戰力及役男生涯規劃等多方面因素,目前仍在以統整方式縝密研議。聯合新聞網稱,臺軍各部門目前仍在朝著不通過“立法院”修法的途徑,以“恢復征兵制”、延長役期為一年進行規劃,并且安排配套措施。
臺軍內部對于兵役延長看法不一。臺“退輔會主委”馮世寬19日稱,4個月的軍事訓練役實在太短,延長軍事訓練役合情合理,“的確要當一個戰斗兵或者戰斗人員,4個月的時間是不夠的”,現在就是靜待“國防部”的研究。有退役將領認為,兵役不但要延長,而且要延長到兩年,延長到一年并不夠。
但也有軍方人士認為,現在臺灣部隊訓練資源不足,再加上干部缺乏見識、知識、膽識情況下所形成的“部隊文化”,無法吸引年輕人,軍隊又不愿投入扎實的訓練,役期即使延長至一年,只具有心理安慰作用,既提升不了戰力,又浪費了資源。該將領直言,民進黨應該處理好兩岸關系,這才是根本,延長役期不是解決之道。這次“九合一”選舉,在野勢力提出的“票選民進黨,青年上戰場”,使民進黨全面崩盤,老百姓用選票清楚告訴民進黨,他們不要戰爭。
蔡當局不敢違逆美方
延長兵役問題對民進黨當局來說,似乎已是箭在弦上?!吨袊鴷r報》19日稱,如果民進黨按照規劃于12月底前宣布,等于承認當政多年把臺海推到兵兇戰危的處境,對2024年選舉怎么會有利?但“役期延長是美方的要求,蔡政府咬牙也要推”。美國要臺當局強化臺軍后備戰力,蔡當局如實推動;美國要臺灣增加防務預算,蔡當局照辦;現在要臺軍恢復征兵,延長役期,“盡管對選舉有影響,蔡政府也不可能違逆美方”。
所以,綠營目前就是試圖把責任推到臺軍和馬英九頭上,要軍方承認馬當年推動募兵制是個錯誤。聯合新聞網19日嘲諷稱,當下綠營比藍營更愛高喊“重視國防”,但是一旦出狀況、搶著要自保時,臺軍永遠不是綠營自己人,總還是要推出去擋子彈?!吨袊鴷r報》19日稱,馬英九當局當年實施募兵制有兩大背景:一是兩岸關系緩和,二是役期只剩一年,等于年年在訓練新兵,浪費軍中資源,也浪費年輕人的時間。而且蔡英文2016年參選前推出“國防藍皮書”,表示支持募兵制,為何直到美方要求才想恢復征兵制?文章稱,美方要臺積電赴美設廠,上千名工程師及家眷赴美,美國打什么算盤,絕大多數民眾都看得懂,因此在11月26日舉行的“九合一”選舉中以選票作出回應,那就是民眾不希望臺灣變成戰場,“選舉慘敗的民進黨,還看不出問題出在哪里?”(環球時報)
你想家,家也想你******
你有多久沒回過家鄉了?
提到家鄉,你最先想起什么?
家鄉的記憶
像一根“隱形”的線
無論飛得多遠
都始終在原點牽著你
指引你找到回家的方向
今天,央視新聞帶你“回家”
與那些溫暖的地方重逢
走遍萬里路
也忘不了味蕾上的家鄉
咬下這口酥脆鮮香,兒時的年味也回來了。原汁原味的幸福,往往藏在最簡單的食物里。
清晨的早餐攤,陪伴了每個上學日。綠豆面餅絲澆上麻醬帶來的幸福感,擁有讓人安心的魔力。
“走,飲茶先啦!”男女老少圍坐一桌,吃著早茶,談笑風生,好不熱鬧。
油辣椒、糟辣椒、胡辣椒、折耳根。品嘗家鄉百般滋味,方知滾燙人生可貴。
冰糖葫蘆車,兒時的回憶,小時候的味道。
這是家鄉不變的那一抹甜,五彩繽紛卻不艷眼,在不經意間能寬慰人心。
地攤小海鮮,鮮甜的味蕾記憶,每一口都是鄉愁~
你想家,家也很想你
家鄉的味道
永遠都是心中最浪漫的記憶
刻在心頭的老地方
是永遠的風景
縱使他鄉萬盞燈,不抵故鄉當頭月。家鄉湖面倒映的月光,是追夢路上的保護色。
音樂、冰雪,所有關于浪漫的一切,構成了獨特的家鄉記憶。
家鄉擁有童話般的治愈力,自由自在,真誠且美好。
讓光充滿自己,也讓自己發出亮光。新的一年,開啟你燦若朝陽的人生吧。
家鄉是讓無數候鳥棲息的濕地,也是讓心休息的自留地。當靜下心來感受生活,就會發現美好悄然而至。
這座小城,理性而優雅,靜謐有力量,不僅能安頓自己,亦能感染他人。
海邊的火箭發射基地,童年時就埋下了好奇的種子。對生活帶著滿腔熱情長大,終將抵達向往的快樂星球。
摸不到的丹霞山脈,乘著熱氣球,就能換個方式領略家鄉的美。
家鄉倒映星海的長江,波光粼粼,簡單純粹閃閃發光,是創造奇跡的力量。
家鄉
是永遠拍不完的浪漫
記憶中的“煙火”
是兒時的玩伴
是璀璨的煙花
是故鄉的裊裊炊煙
故鄉的炊煙,在夢里、心里、記憶里,連接思鄉的情思,成為最美最難忘的記憶,珍貴而真切。
把傳統的美和創新的趣帶給所有人,有你就是好日子,年年歲歲有錦鯉,歲歲年年添新意。
街角的報刊亭,就像一座橋梁,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兒時看皮影戲的快樂,是專屬的精神資產。在紛擾的生活里保持童心,不舍自由純粹,過可愛的人生。
那些自由自在的奔跑,不顧一切大笑的時光,是少年時代的記憶,也是赤誠不變的快樂底色。
回旋在胡同上方的鴿哨聲,是兒時最熟悉的記憶。走進胡同深處了解家長里短,也能飛往更高的藍天,俯瞰人生百態。
小時候看不懂的戲,如今早已讀懂了其中道理。如果命運如劇本,就做自己人生最好的導演。
走進一家溫馨的咖啡店,或許就是為了遇見溫暖的你。朝朝暮暮又年年
煙火在人間
家鄉的一角一瞥一瞬
總有一處風景
讓你心動和留戀
也總有一條街道
留著只屬于你的故事
記憶中的童年味道,溫暖且不變。
最詩意的生活,就藏在日常里,為人間煙火增添浪漫意趣。
離家最近的菜市場,不僅藏著熟悉的滋味,更滋養著平靜悠然的內心。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又想起那一年在家鄉的春光里,拍到的小奶貓。
記憶中的童年味道,溫暖且不變。
心懷期許,人生總會柿柿如意。家鄉可愛大柿子,新的一年好事連連,日子甜甜。
還記得老家樓下的那棵桂花樹嗎?關于家鄉的記憶,一定會有桂花的香甜。
那年在街頭偶遇的小狗與花車,感覺整個世界都明亮了。
家鄉的煙火氣
治愈著每一位離家的孩子
你找到家鄉了嗎?
這一年
你一定攢了好多話想和親人說
愿我們都能早日平安到家
陪陪家人
度過一段溫暖時光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ID:cctvnewscenter)
監制/李浙 主編/馬文佳 編輯/張婭喃 校對/高少卓 圖片/快手“500個家鄉”項目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