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東:以生命赴使命 用熱血鑄忠誠******
“警察,別動!”西南邊境,深山密林,一時間槍聲四起,蔡曉東正追捕著持槍毒販。即使被毒販射傷,他仍一邊護住緊隨其后的戰友,一邊英勇還擊。
這不是在拍電影,而是云南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西雙版納邊境管理支隊執法調查隊原副隊長蔡曉東生前最后的畫面。危險關頭,他把生的希望留給了戰友、把危險留給了自己。
蔡曉東出身于警察家庭,父親蔡德福也曾是一名奮戰在刑偵和緝毒戰線的警察。2006年,蔡曉東毅然投筆從戎,加入英雄輩出的集體——原云南公安邊防總隊,先后在原西雙版納邊防支隊曼莊邊防工作站、勐臘大隊偵查隊、支隊偵查隊等單位工作。
不論在哪個崗位,蔡曉東總是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在勐臘大隊偵查隊時,他先后數百次深入邊境一線調研,將轄區各個邊境村寨、邊境小路都在地圖上準確無誤地標出來,是名副其實的“活地圖”;到支隊偵查隊任職后,他認真分析總結毒品犯罪規律特點,研究出涵蓋設伏堵卡、公開查緝、延伸偵查、調查取證等多套系統的緝毒技戰法。
從警后,蔡曉東更加理解父親的辛苦、職責和榮耀,也更明白自己選擇的不只是一種職業,更是一份責任。
未曾想,從警15年的那個冬天,蔡曉東在緝毒抓捕行動中壯烈犧牲,生命永遠定格在38歲。他犧牲后,被追授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范、云南省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蔡曉東的從警生涯中,充滿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勇敢和頑強。他參與偵辦的每一起毒品案件,充滿了驚心動魄,是他出生入死的真實寫照。
2017年7月,蔡曉東得到線索:有人在境外囤積大批毒品,可能要運往境內。經過近3個月的周密研判、深入排查,他最終鎖定嫌疑人。在收網抓捕過程中,嫌疑車輛突然加大油門試圖強行沖卡。
“警察!別動!”蔡曉東顧不得車還沒停穩,大步躍出車外,持槍上前,一邊大喊,一邊用槍托砸著嫌疑車輛的車窗。嫌疑車輛加速后退,他迅速跟上,砸碎車窗,伸手拉開車門。兩名戰友迅速趕到,控制住犯罪嫌疑人。此案一舉查獲冰毒169.7千克,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
清點毒品時,蔡曉東才發現,自己的右臂被車窗玻璃劃出深深的口子,玻璃碎片還扎在手臂上,鮮血直流。
在戰友眼中,蔡曉東是工作中的好領導,生活中的好兄弟、好大哥。大家對蔡曉東的印象都是“待人親切、沒有架子”。平時,隊里民警有婚戀問題、求醫問診等各種困難他都牽掛于心。
蔡曉東特別注重培養緝毒骨干。他總是在偵查案件過程中手把手地向年輕戰友傳授物建工作關系、數據研判、調查取證等技巧,把一個個偵查員培養成案偵崗位上的行家里手。
在孩子眼中,蔡曉東成了“隱形人”。從事緝毒工作13年,加班熬夜成了蔡曉東的家常便飯,有時他在案子上一盯就是幾個星期。每天,孩子還沒起床他就已經出門,晚上到家時孩子早已入睡。
曾有人問蔡曉東的女兒:“你爸爸是干什么的?”
女兒脫口而出:“加班的!”
執行生前最后一次抓捕任務前,蔡曉東請了一天假,帶著妻子和女兒出去游玩。剛到景區沒多久,電話鈴聲就響了,他只能滿懷愧疚地對妻子說:“老婆,我任務來了?!?/p>
沒想到,這一去,竟是永別。
“人抓到了沒?”成了蔡曉東留下的最后一句話。
蔡曉東英勇犧牲后,戰友們含淚幫他總結了一份工作“成績單”:15年來,榮立個人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參與偵辦毒品案件247起,參加專項緝毒行動358次,抓獲犯罪嫌疑人249名,繳獲毒品1609.56千克,培養帶領了32名民警立功受獎。
在生死考驗面前,蔡曉東以熱血為刃、肉身作盾,每一次都沖在最前,捍衛著人民的安寧,守護著正義的陽光,從未退縮。他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了人民警察的英勇無畏,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錚錚誓言。(徐婷)
咋?辛棄疾白居易加了個夸夸群?******







古人從不吝嗇于對糧食的贊美,
可謂是
夸出了哲理,
夸出了高明,
也夸出了語文課本里的“熟讀并背誦全文”。
欣賞了這么多有關于糧食的優美詩句,
你怎么忍心再浪費糧食呢?
10.16世界糧食日,
讓我們一起加入糧食夸夸群,
愛糧節糧,
共建節約型社會!

一分快三手機版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