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去年結算利率下調 僅1款產品同比有所上升******
記者 冷翠華
截至1月10日,除個別險企外,多數經營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的險企都發布了產品2022年的結算利率??v向比較來看,2022年,受權益投資市場低迷影響,多款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結算利率有所下調,僅1款產品結算利率同比有所上升。橫向比較來看,業內人士和部分消費者認為,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在理財市場有較強競爭力,在個人養老金產品圈,專屬商業養老保險也比較受歡迎。
最高結算利率為5.6%
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自2021年6月起在浙江省(含寧波市)和重慶市開始試點,首批試點公司為6家壽險公司。2022年3月1日起,專業養老保險公司獲得參與試點資格,試點區域擴大至全國。
最早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業務的壽險公司,已經披露了第二次年度結算收益率情況。整體來看,穩健型賬戶2022年年化結算利率在4.3%-5.15%之間,進取型賬戶2022年年化結算利率在4.6%-5.6%之間。專屬商業養老保險采取“保證+浮動”的收益模式,與2021年的結算利率相比,多款產品2022年下調了結算利率,但都遠高于最低保證利率。專屬商業養老險穩健型賬戶的保證利率大多在2.5%-3%,進取型賬戶的保證利率大多在0%-1%。
具體來看,各人身險公司專屬養老保險產品去年的結算利率分別為:新華保險-卓越優選穩健回報型賬戶投資組合5%,與2021年持平,積極進取型5.15%(2021年5.50%);中國人壽-國壽鑫享寶A賬戶4.5%(2021年4.0%),B賬戶5.0%,與2021年持平;泰康人壽-臻享百歲穩健型組合5.05%(2021年6.0%),進取型組合5.50%(2021年6.10%);泰康人壽-臻享百歲B款穩健型組合4.80%,進取型組合5.0%;國民養老-共同富裕穩健型投資組合5.15%,積極型投資組合5.60%;人保壽險-福壽年年穩健型賬戶4.8%(2021年5%),進取型賬戶5.1%(2021年5.3%);太平人壽-歲歲金生A賬戶4.00%(2021年4.50%),B賬戶5.10%(2021年5.35%)。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皆已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投資范圍。目前,共有7家保險公司的8款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納入該范圍。
此外,其他專屬商業養老保險2022年的結算收益率分別為:太保人壽-太保易生福穩健A賬戶4.3%(2021年4.8%),進取A賬戶4.8%(2021年5.3%);穩健B賬戶4.5%(2021年5.0%),進取B賬戶5.0%(2021年5.5%)。同時,新華養老-盈佳人生穩健回報型和積極進取型投資組合去年的結算利率皆為4.60%。
由此可見,2022年,多款專屬商業養老保險下調了結算利率(由于產品上市時間不同,部分產品實際運營并非整年度,結算利率均為年化利率),僅1款產品上調了結算利率。對此,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的結算利率與險資的投資收益關聯,險資投資收益下滑導致產品結算利率下調。2022年,保險公司整體凈利潤出現同比下滑,主要是受投資端影響,資本市場大幅波動導致行業整體利潤率下滑。
相對優勢明顯
在專屬商業養老保險中,目前已有8款產品納入了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名單,因此,其投資收益率以及長期保值增值功能都備受關注。
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認為,從專屬養老保險去年的結算利率區間看,盡管和2021年相比大多略有下調,但橫向比較來看,其收益率表現亮眼,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同時,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具有“保證+浮動”的收益模式,運作模式和基金理財等有較大區別。保底設置使得其收益率浮動較小,也適合相應風險偏好的投資者選擇。
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認為,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的產品設計既保證了穩健收益的下限,又帶來了提高收益上限的可能性。同時,投資賬戶內的資金會隨著投資收益增長而“復利”遞增,長期投資優勢更明顯,持有時間越長收益越高,適合長期養老規劃。
陳靂認為,對于養老金產品而言,保障是第一要務,投資收益率則位居其次,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符合用戶需求,競爭力整體較強;基金、銀行理財等產品相對而言有更高的預期收益,但收益率取決于市場情況,波動性較大。
赴日旅游簽重新受理,日本旅游業者:“我們最想要中國游客”******
從1月9日起,日本駐中國大使館和上海領館已開始恢復赴日旅游簽證受理和簽發。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目前15天短期觀光簽證依然無法申請,3年多次往返簽也依然暫停,現在能申請的只有5年多次往返。留學簽、工作簽等都沒有影響。
多年從事境外游業務的代辦小熊告訴第一財經:“赴日旅游簽證材料和疫情前沒啥區別,但就是現在入境(日本)麻煩?!?/p>
與東南亞多國無差別歡迎中國游客相比,日本政府自1月8日起加強以中國入境者為對象的新冠病毒口岸管理,比如在機場落地后進行準確度更高的核酸檢測或抗原定量檢測、提供72小時內的核酸陰性證明、呼吁航空公司不要增加中日間航班數量等。此次新規距離日本政府去年12月30日的入境政策調整僅僅過去一周時間。
其實,當中國官方于2022年12月26日宣布,自1月8日起有序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游后,日本百貨商場、藥妝店、專賣店等零售行業股票均刷新2022年初以來的最高價。然而,日本入境新規則讓已苦等中國游客三年的日本旅游業者左右為難。
日本兩大旅行社行業協會之一、擁有1100家旅行社成員的日本旅行業協會(JATA)宣發部門代表桑名美保告訴第一財經,對于日本政府的新規,行業協會只能遵從,目前也無法預計新規執行的時間會有多久,“但是我們依舊在等待中國游客歸來的那一天,尤其是中國團隊游恢復正常后,對日本旅游業的復蘇將是一針強心劑”。
中國游客有多重要
旅游業,已成為日本經濟的支柱之一。以日本旅游局(JNTO)最看重的疫情前2019年的各項旅游數據為例,這一年,旅游業為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貢獻了約7.3%。
中國游客,對于日本旅游業有多重要?
日本旅游局2019年的數據顯示,當年訪日外國游客人數為3188.21萬人,其中,來自中國(包括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訪日游客達1677.56萬人,占全體訪日外國人的52.6%。其中,僅中國大陸游客當年訪問日本的人數就已達959.4萬人,比上一年增長14.5%,在全部訪日外國人數中占比超過30%。
上述數據還顯示,2019年訪日外國人整體消費額達到創紀錄的4.81萬億日元(歷史匯率:1美元約合110日元匯率),比2018年增長6.5%,連續7年創歷史新高。其中,中國大陸游客的消費額達1.77萬億日元,名列第一,在訪日外國人整體消費額中占比36.8%,比2018年提高2.6個百分點。
小熊回憶道,就中國游客赴日而言,2009年和2011年是兩個特殊的年份。公開資料顯示,2009年末,日本政府正式對中國游客開放個人單次赴日旅游簽證;2011年末,日本政府正式對中國游客正式開放個人多次赴日旅游簽證?!按撕?,中國游客赴日井噴式發展?!彼f道。
尤其在2015年,由于日元貶值等因素的影響,中國游客在日本大量購物這一行動之后,不僅使得赴日中國游客的數量相比前一年暴增107.3%,更使得“爆買”一詞火上了日本各大媒體。中國游客在2015年的爆發式增長,也讓日本迎來了史上赴日游客數量增長最快的一年。
然而,疫情三年,包括中國游客在內的赴日外國游客數量斷崖式下降,日本旅游業隨即“速凍”。2020年,受疫情影響,訪日外國游客數量跌至411.6萬,2021年更是只有24.6萬,不及2019年的零頭。
位于日本愛知縣蒲郡市的老牌旅店富士見莊(Fujimisou)是日本帝國數據庫公司記載的首家因疫情宣布破產的中小企業。
創立于1956年的這家老牌旅店自2013年起,得益于激增的訪日中國人,開始接待中國團隊游客為主要客源,客房一直呈滿員狀態。然而,在2020年1月,由于疫情,很多中國團體取消了旅游計劃,接連的取消預約成為了壓垮這家老店的最后一根稻草。此后,日本帝國數據庫不斷錄入因疫情破產的中小企業。其中,就行業而言,餐飲、酒店/住宿,與旅游業相關的行業位居前列;就地點而言,熱門旅游目的地的東京、大阪、京都破產企業數量靠前。
當前人手緊缺是大問題
日本經濟面臨巨大壓力,出口增長放緩可能推動日本經濟在2023年陷入衰退,與此同時,日元持續貶值和通脹高企也在對日本經濟產生直接的負面影響。
以旅游業帶動經濟,曾被寄予厚望。如果沒有疫情,日本原本已逐步實現“觀光立國”計劃,即到2020年實現每年訪日外國游客數量4000萬人、整體消費額8萬億日元的目標。
如今,在前后歷經七輪疫情沖擊后,2022年6月起,日本以“小碎步”的節奏宣布開放國門:起初要求必須跟團;10月11日起,跟團限制被廢除,持有效疫苗接種(三針)證明者前往日本之前也不再需要做核酸檢測,日本旅游業全面放開。
此后的2個多月內,日本境內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旅游業也走上緩步復蘇的軌道。日本國家旅游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11月訪日外國人數量為93.45萬,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40%左右。其中,來自韓國的訪日游客已經恢復至此前的六成,東南亞和歐美的游客數量也在增長。
這一點桑名美保也深有體會,“雖然入境的外國游客數量增長,但與2019年的數據相比其實還差很遠。許多旅行社的外國游客接待量僅為2019年的一半?!?/p>
不過,借當前日元貶值的東風,訪日游客的消費額開始增加。日本百貨店協會的統計顯示,雖然去年10月的免稅銷售額13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億元)比2019年10月下降47%,但高島屋等5家大型百貨公司去年11月的免稅銷售額正在恢復到2019年11月的五到九成。三越伊勢丹位于首都圈內的多家分店從去年11月底到12月上旬的免稅銷售額比2019年同期高出4%。
不過,在日本這波旅游業的復蘇中,鮮有日本旅游業最大的海外市場中國游客的身影?!拔覀冏钕胍袊慰?,”一位曾多年擔任中國赴日團隊游的日本地接告訴第一財經,“過去三年沒有中國游客的身影,我都快忘了如何接待中國游客了?!彼^而表示,據觀察,對中國游客依賴度較高的藥妝店、家電賣場的人氣還沒有顯著恢復。
桑名美保告訴第一財經,雖然日本的旅游業在緩步復蘇,但面臨的挑戰不小,首要的就是人手不足的問題,“疫情期間很多旅游業相關企業倒閉、裁員,因此面對旺盛的入境游客,當務之急就是解決勞動力短缺的問題?!?/p>
據日媒早前報道,成田機場在疫情前的460多個租戶中,約兩成已永久關閉。在成田機場經營免稅店等店鋪的NAA Retailing集團負責人也期待中國內地的游客回歸,他表示如果日后中國內地旅客大量增加,將聘請會說中文的工作人員。
金融公司“大和總研”的高級經濟學家神田慶司指出,“在今年春季之前,訪日游客消費額有望持續增長,但對企業來說,提高勞動生產率是當務之急?!?/p>
此外,桑名美保還強調,疫情后外國游客傾向于尋求附加值更高的旅游(value-added trips),不僅僅局限于“觀光”(sightseeing),比如體驗和嘗試他們此前不曾了解的內容,“因此,這也是我們準備的新方向”。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希望在后疫情時代通過振興旅游業,為疲軟的日本經濟注入活力。為此,岸田政府已定下目標——每年吸引5萬億日元的旅游消費,且到2030年使訪日游客數量增至6000萬人。但是,近日有日媒對此質疑道:在中國這個最大推動力缺席的情況下,這一目標還能實現嗎?